中國芯來了!中芯國際14nm年內出貨,追上臺積電南京廠
去年此時,中芯國際宣布 14nm FinFET 研發(fā)成功,今年,如期開始貢獻營收,這不但是國內首顆 FinFET 工藝技術打造的“中國芯”,也將正式追上臺積電南京 12 寸廠 16nm 工藝技術的進度,是中國半導體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。
中芯國際在聯(lián)合首席執(zhí)行官梁孟松加入后,高端工藝技術的進展是快馬加鞭,針對高端工藝技術,他并非單點布局,而是打造“三支箭”來全面包圍。
圖丨(來源:中芯國際官網(wǎng))
第一支箭是首顆 FinFET 工藝技術打造的 14nm 芯片,目前進入風險試產階段,預計年內出貨,年底前將有意義貢獻營收,這將是國內用 FinFET 工藝技術打造的第一顆“中國芯”,意義十分重大。
中芯國際 14nm FinFET 工藝也是瞄準全球客戶,不是只有國內的 IC 設計客戶,目前已經(jīng)有超過 10 個流片客戶數(shù)量。
另一個重大突破,是 14nm FinFET 工藝進入對品質門檻要求最高的車用市場,已有車用芯片客戶進行流片,且目前已通過車用標準 Grade 1 的測試門檻。
第二支箭是 12nm 工藝技術,用來強化第一代的 FinFET 技術,已經(jīng)進入客戶導入階段,進度順利,預計年底會有幾個客戶進行流片。
第三支箭是第二代 FinFET 工藝,暫定 N+1 技術世代,目前也密集與客戶接觸討論此中商機,未來應用領域包括處理器、車用、人工智能等。
臺積電南京 12 寸廠量產時,宣稱為國內最高端工藝技術,是 16nm 工藝技術,而當時中芯國際最高端技術是 28nm 工藝。
未來,臺積電針對 16nm 的微縮版本 12nm 工藝技術,也會轉移至南京 12 寸晶圓廠,但日程未定。而在中芯方面,已計劃年底小量生產 14nm ,再由 12nm 接棒,將追上臺積電南京廠,成為國內最高端工藝技術的晶圓廠。
展望未來,聯(lián)合首席執(zhí)行官趙海軍分析,雖然國際局勢存在高度不確定性,但未來非?春 5G 、 AI 、智慧城市、車用市場,這些都是中芯國際的好機會。
中芯國際針對 FinFET 工藝技術也打造全新生產線,成立上海合資廠中芯南方,目前已經(jīng)完成建設,進入產能部署階段,未來在高端工藝技術方面,中芯都會以合資方式擴產。
因應高端工藝技術和上海合資廠的需求,中芯國際也調高 2019 年的資本支出, 2019 年的資本支出從 21 億美元提升至 23 億美元。
針對 28nm 工藝技術方面,中芯國際將全力轉進 HKGM 工藝,淡出 ploySion 工藝,因為高端的 HKGM 工藝的良率已經(jīng)追上,將會成為 28nm 工藝的出貨主力,應用在處理器、機頂盒、物聯(lián)網(wǎng)等多方面市場。
圖 |中芯國際延攬前臺積電研發(fā)處長楊光磊出任獨立非執(zhí)行董事,接替現(xiàn)任武漢弘芯首席執(zhí)行官蔣尚義。(來源:網(wǎng)絡)
中芯國際在 8 月 8 日的董事會后也宣布新的獨立董事人選。原本是前臺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該公司獨立非執(zhí)行董事,隨著蔣尚義請辭赴武漢弘芯擔任首席執(zhí)行官,該職務空出,中芯國際再度向臺積電“借將”,由前臺積電研發(fā)處長楊光磊出任。
受益于訂單回升,中芯國際第二季的產能利用率攀升,從第一季 89.2% 上升到了 91.1% 。在總產能方面,受益于北京 12 寸晶圓生產線的產能擴充,月產能從 466,575 片上升到 482,575 片。
在財報方面,中芯國際公布 2019 年第二季度財報,截至 6 月 30 日,第二季銷售額為 7.909 億美元,相比首季度 6.689 億美元成長 18.2% ,而相較去年同期 8.91 億美元則是下滑。
再者,2019年第二季毛利為 1.512 億美元,相較第一季 1.221 億美元增加 9.0 %,相較去年同期為 2.178 億美元減少,單季毛利率為 19.1% ,上一季度為 18.2% 。
在第二季銷售額的應用分布上,通信 48.9% 、 消費電子 31.1% 、計算機 4.6% 、汽車/工業(yè) 6.7% 、其他 8.7% 。其中,通信類的貢獻明顯增加,消費性電子則是下滑。
第二季的銷售額中,來自中國的營收高達 56.9% ,其次是歐亞地區(qū),占比為 15.6% ,而美國的占比從第一季度 32.3% 下滑到 27.5% 。
在服務類型方面,晶圓代工占銷售額達 93.9% ,其他為光罩制造、晶圓測試、其他等方面。
以不同工藝技術來看,占比最高的是 150/180nm達 38.6% ,再者是 55/65nm 占 26.2% 、 40/45nm 占 19.2% 、 110/130nm 占 6.5% 、 250/350nm 占 4.0% 、 28nm 占 3.8% 、 90nm 占 1.7% 。
上一篇:中小企業(yè)難收款!工信部擬定:大型企業(yè)應30日內付款
下一篇:MIC:明年半導體產值成長緩 - 完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