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大街小巷上,你是否察覺到 ,從前只提供照明的燈桿上多出了幾個“ 小鐵盒 ”、高清的 LED顯示屏、以及靈活轉動的高清攝像頭? 那便是當下全國各地正在大力推廣建設的智慧燈桿……
一、智慧燈桿:蟄伏兩年再迎新機
從本質上來說,智慧燈桿不是什么新鮮名詞。早在2015-2016年前后,“多桿合一”“多箱合一”“多塔合一”為市政基礎設施“做減法”的理念一炮而紅,各地政府由上而下地推動相關試點工作,智慧桿企業(yè)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。
但是,方興未艾的智慧路燈桿卻在2017-2018年遭遇挫折,相關項目進展一時杳無音訊。其中原因眾說紛紜,包括盈利模式不清晰、運營歸屬權模糊、利益協調問題矛盾突出、相關標準規(guī)范遲遲未落地等等。
直到2019年5G通信的出現,給予智慧燈桿產業(yè)一次“起死回生”的機會。由于一個廣泛穩(wěn)定的5G組網需要數目眾多的小基站來構成,而燈桿是城市里覆蓋密集、供電便捷、方便管理的市政基礎設施,正好符合了小基站站址的必要條件。
最重要的是,智慧燈桿不僅可以做“加法”,把5G小基站搭配上燈桿;更可以做“乘法”。路燈配備上5G小基站后,可以進一步打造成社會信息數據收集的主入口,在細長的燈桿上打造智慧出行、城市安防、市政管理、無人機運送等新應用場景,最終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“神經”和“血管”,引導出更多的市場機遇。有機構預測稱,2019年中國智慧路燈桿市場將達到300多億人民幣,在2022年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!
二、智慧燈桿站上政策風口
智慧燈桿產業(yè)從最初的發(fā)軔到如今高速成長,都離不開政府層面的扶持。起初“多桿合一”目的只是為了合理、有序使用城市空間,美化道路環(huán)境,對道路沿線的路燈桿、交通設施桿、路名牌、導向牌等進行整合,對政府部門來說是一種降本增效的手段,自然容易獲得認同和推崇。而如今,國家加快部署5G建設,正是智慧燈桿千載難逢的發(fā)展機遇。
從國內智慧桿/智能路燈招標項目的個數中可以看到,2018-2019年是智慧燈桿發(fā)展的關鍵一年,采購招標量達到近年來的頂峰。
據不完全統計,全國各地的智慧桿招標采購項目從2015年208個、2016年376個、2017年440個快速飆升至2018年的718個,復合增長率達51%。而2019年上半年的項目招標量有528個,已超過了2018年的三分之二,相信下半年的數據會更令人興奮。
從地域上來看,推廣建設力度較大的地區(qū)依序是華東、華南和西南。其中華東地區(qū)起步最早、招標量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;華南地區(qū)的采購量主要來自廣東省。具體省份來看,招標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浙江、安徽、山東、廣東和四川。
綜上所述,國家大力推進的5G商用建設,將是智慧燈桿體現產品價值的突破口。哪個企業(yè)能從中脫穎而出、拿下話語權,就相當于拿下5G智慧城市的入場券。
三、五花八門的智慧燈桿功能
從廣東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在2019年8月發(fā)布的《智慧燈桿技術規(guī)范》來看,政府官方對于智慧燈桿的組成部分歸納為8類,桿體、綜合機箱、綜合機房、供電系統、通信系統、信息采集系統以及配套管道。
其中:
- 桿體:桿身、懸臂、基礎等部分組成,作為掛載設備的安裝載體;
- 綜合機箱:桿箱一體化底座式或獨立式機箱,內部含光纜終端盒、智能網關、監(jiān)控單元及交、直流配電單元等設備;
- 綜合機房:集中放置供電設備、光纜交接設備、各業(yè)務需求的接入設備等提供運行環(huán)境的場所,可為掛載設備提供集中供電、集中傳輸接入等服務;
- 供電系統:由交、直流電源供電設備和供電線路組成,可為機房設備、掛載設備提供交、直流電源和備電服務;
- 接入光纜:指桿體至機房接入段的光纜線路,可為智能網關或掛載設備提供上聯網絡的光纖傳輸線路;
- 配套管道:包括布放外電電纜、傳輸光纜所需要的管道及手孔資源;
- 運營管理平臺:主要對智慧燈桿及掛載設備進行管理、運行監(jiān)控、數據運維等。
上一篇:艾睿電子、英飛凌和Arkessa聯手簡化安全、可擴展的全球物聯網設備蜂窩連接
下一篇:MIC:明年半導體產值成長緩 - 完 -